揭秘“富顺才子”的由来 “富顺才子内江官”,是四川社会的一句口头禅,一直流传到现在。这句话对过去的富顺县(包括现属自贡市的自流井、大安,沿滩三区及贡井区的小溪镇)来说,是赞誉其教育发达,人才济济之词。这“富顺才子”之誉,究竟是始自何时?因何得誉? 熊过,明朝“西蜀四大家”“嘉靖八才子”之一。 “富顺才子”之誉,史籍中似无记载,至于社会上流传的“富顺才子内江官”之说,就更难有典籍可考。但清代地方志中。有可供参考的线索:清代初期康熙二十五年(公元1686),叙州(今宜宾)知府何源溶编纂《叙州府志》,富顺知县钱绍隆编《富顺县志》两册附其中。何源溶为《富顺县志》写了序言,有这样一句话:“问犹有‘才子甲西蜀’之称,与汉安文献迭相维长者乎?” “才子甲西蜀”,这是清代四川地方志中出现早的记载。清道光七年(公元1827),知县宋廷祯发动地方士绅修建富顺试院落成,进士朱握历写了《新建试院记》。在记中,朱握历提起宋、明两代文人辈出,蜚声国内的事例后说:“……万历丙戌、戍子之间,每科获隽者多至十七、八人,捷南宫者六、七人,前后得元者九人……谚有之曰:‘富顺多才子’,声称至今未歇……” 以上何源溶引用的“才子甲西蜀”的赞美之词,绝不可能是清初的产物。至于朱握历引用的“富顺多才子”的民谚,更加证明那是明代流传下来到清代后期仍旧得到公认的确证。因为,明末清初,四川战火连绵,硝烟弥漫,富顺屡遭兵祸,是一个重灾区。明、清王朝与张献忠、吴三桂之间的拉锯战,使富顺“邑中土地荒芜,烟火寂灭,实同无人之境”。文化教育事业十分兴隆的蜀中大县,已经濒于毁灭的境地。 在封建社会,“才子”是对读书人中知识广博,学问高深者的美称。而其衡量“才子”的标准,一般是以通过科举考试合格,取得“举人”、“进士”(宋、明两代)或“秀才”(唐代)来决定的。如果按现在的话说,就是通过考试程序,取得了中、高级职称的知识份子。富顺是因盐业开发早、产量高而成为郡、县、监、州的。隋、唐、五代时期,统治者只注重盐业经济的发展,不重视地方教育发展。自北周武帝于和二年(公元567)设郡、县到五代末的四百年间,富顺没有专管教育的地方官吏,境内没有一所官办的学校。因此,在这段漫长时期中,没有富顺人取得高等级考试合格者的记载。 到了北宋太祖乾德(公元963年—967年)期间赵匡胤才命在富顺监中设儒学教授一员,专管地方教育。 仁宗景祜三年(公元1036),太常博士周廷俊奉派作富顺知监,他才倡办学校和书院,下功夫培养人才。经过七年后,到仁宗庆历二年(公元1042),富顺学生李冕,终于通过朝廷考试,成为县内个进士。以后,由于部分知监重视教育,在北宋、南宋三百余年中,富顺共考中进士六十七人,首次出现了一个才子群体 。 时间的步伐前进到了明代,由于教育事业更加发展,富顺除了办县学外,还在世宗嘉靖四年(公元1525)办了一所西湖书院。全县重点集镇先后办了六所社学、私塾和蒙学则遍及全县乡村,教育事业的兴盛,产生了丰硕的成果。在明代二百七十余年中,富顺涌现了大批才子。 在明代中、后期的四川乡试中,富顺学生的成绩成为官场、教育界、社会上注目的焦点,议论的话题。由于历次乡试中的“升学”很高,在四川产生了极大的影响,享有很好的评价。而在明代高级的全国会试、殿试和朝考中,富顺举人的考试成绩也是相当出色的。据统计,经过礼部会试合格及皇帝亲自策问的殿试而取得进士的,全县就有一百三十四名,占四川进士总名额的十分之一左右,居全省之冠。如在万历期间,共考中进士五十名,经过朝考而被列为优等,被皇帝授与翰林院庶吉士职的就有八名。这样的“高考”成绩,在全国的县一级来说,是罕见的。 宋代,富顺虽有六十多名进士,不是著名的“才子”,只有不是进士的薛翁和李见,但在《易经》的研究上却有所成就。到了明代,教育普及,文风大炽,不但在科举考试中显示了人才的优势,而且涌现了一批有成就、有影响的学者。“明初,富顺有晏铎、李本领路,继之有熊过、熊敦朴,后有杨述中、杨过程、熊师旦发扬光大”,组成了富顺的知识星群,在星群中有两颗光芒耀目的明星,就是晏铎、熊过,他们在全国获得了“才子”的称号。 晏铎,明成祖永乐十六年(公元1418年)进士,被称为“景泰十才子”,事列《明史》。熊过,明世宗嘉靖八年(公元1529年)进士,他以学术研究,诗、文扬名四川和全国,与内江赵文肃、成都杨升菴、南充任少海并称“西蜀四大家”,又与陈来、王慎中、唐顺之、赵时春、任瀚、李开元、吕高等并称“嘉靖八才子”。其在诗文、经学研究上有独特建树,他的《周易旨决策》、《春秋明志录》、《南沙文集》等著作,均被收入了《四库全书》。清代易学大师段玉裁对熊过更是推崇备至。 明代的富顺,由于有才子群体的形成,知识群星的出现,标志着富顺的教育事业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。晏铎、熊过的成就,使富顺的声誉雀起。“富顺才子”之誉,到了明代嘉靖以后,才真正成了定论。 明末清初,富顺地区遭受严重兵祸,受到毁灭性的摧残,连人口都几乎绝灭了。后来只得依靠“湖广填四川”的移民政策来充实。钱绍隆在富顺处于极端困难之时就任知县,一面与民休养生息,重建家园,一面培养学宫,恢复教育,为教育的再发展带了一个好头。以后,历任知县皆能注重教育,培养学生,因而富顺的文风再次昌盛起来。 据史志记载,在清代267年中,全县中举人的二百三十七人,中进士的三十四人。这个“考试合格率”虽然不及明代高,但全县公、私办学之盛,却非明代可比。清代中、后期,每届岁、科两次考试,到县城赴考的学生,中秀才常在二千人左右。道光七年(公元1827),知县宋廷祯为了改善考试条件,发动士绅集资修建一所试院(即今县人民政府所在地),规模广阔,考棚中的座号就达了三千二百之多。一个县有这么多的学生参加考试,在四川范围内可说是为数甚少的。 由于教育事业的再发展,清代富顺又形成了一个人才群体。虽然,这个群体中没有明代那样耀眼的明星,但难能可贵的是,它保持了“富顺才子”的声誉。据不完全统计,有各种文学、学术著作的,共达四十人以上。词人朱鉴成和宋育仁,曾经名列“蜀中词人”。“戊戍维新四川三杰”中,富顺刘光第、宋育仁就占了二分一。梁启超在评价,“戊戌六君子”时说:“戊戌六君子中,刘裴才(光第)尤纯粹严肃”,“诗在韩杜之间”,“吾昔所为传,未能表扬其学行之十一也”。现代学者胡先啸说:“刘光第诗为戊戌六君子之冠,近世亦鲜有过之者。”钱仲联则说:“刘氏诗主要以唐人为宗,其佳构上追李白。”另一名维新派学者、晚清政治家宋育仁,在学术文学和政治方面的著作更为丰富。他还在重庆、成都两地先后创办了《渝报》和《蜀学报》,首开四川报业的先河,成为四川新闻舆论界的创始人。 综观清代的富顺,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,青年学子的努力,因而终也保持了“富顺才子”之誉。 主笔:徐弋